




石灰法只能生產出顏色較深的粗糖,而用亞硫酸法卻能制得直接消費的白糖。雖然用這種方法比用碳酸法生產的白糖在潔白度和產糖率等方面都要差,但由于亞硫酸法具有工藝流程較短,設備較少和澄清劑用量較省等優點,所以在國內大、中、小型甘蔗糖廠仍被廣泛采用。在國外,近十多年來,隨著對精煉糖消費量的增加,許多采用亞硫酸法的糖廠都先后改為石灰法,把生產的粗糖再回溶精制。
此外,如果糖包堆放太高,壓力大,也會造成結塊。酸敗的原因是由于水分的存在和微生物作用。白砂糖發黃這是因為用亞硫酸還原漂白的砂糖,久藏后由于空氣的氧化而使砂糖變色發黃。為了防止砂糖在貯藏過程中發生變質,對糖倉地址的選擇和糖倉的建筑應有一定要求,而且應有一套貯藏管理制度。
這個制糖生產是比較偏門的技術,簡要介紹如下:
兩者由于原料不同,所以其處理步驟也有所不同,區別主要是在一,二工段部分。

糖是由溶解的白砂糖經凈化,然后自然結晶而成。糖具有清甜、晶瑩剔透的特點,適宜于燉品,滋補飲料等配用
煮糖罐得出來的甲糖膏夾雜有糖晶體和母液,用上懸式離心分蜜機就分別可以得到糖晶體和母液,甲糖膏在高速運轉的篩網狀運動,離心飛出篩網外母液就是甲原蜜,由于晶體間縫隙小、母液粘度大、排蜜困難,需要得到潔白干燥的白砂糖,就需要另外對殘余有母液的晶體進行噴灑熱水和蒸汽,這些液體就叫做甲洗蜜,剩下在篩網里的晶體就是我們的白砂糖晶體了。

了解中國制糖業市場的發展
“十一五”期間是我國糖業發展的黃金時期, 采取了一系列政策措施,對于促進行業結構調整,保障食糖市場有效供給,增加糖料主產區農民收入起到積及的作用。五年時間,食糖總產量5881萬噸,比“十五”期間增加1429萬噸,增長32;食糖消費“十一五”期間達到6439萬噸,比“十五”期間增加1546萬噸,增長31.6。